![]()
多年来,“军事 - 娱乐复合体”(好莱坞与美国国防部的合作体系)运作得极为顺畅。电影导演能获得最先进的装备和拍摄场地,而五角大楼则得到了某种形式的 “无官方预算宣传片”,向外界展示美军的强大酷炫 —— 这对震慑敌人至关重要。然而,也有少数电影人及制片公司的作品激怒了五角大楼,网飞最新热门影片《炸药之家》便是典型例子。
好莱坞与国防部的合作始于二战期间,当时美国战时新闻局希望利用电影达到自身目的,动员美国民众支持战争。此后,大多数军事题材电影都需接受五角大楼国防部长办公室下属 “国防部娱乐媒体部门” 的合同监管。好莱坞与五角大楼的良好关系将长期维持,但以下这些电影的出现,打破了这种和谐。
6. 《现代启示录》(Apocalypse Now,1979)
![]()
库尔特兹上校(马龙・白兰度 饰)叛逃后,在越南丛林中像君主般统治一方。高层自然怒不可遏,别无选择之下,他们派威拉德上尉(马丁・辛 饰)前去刺杀他。这部改编自约瑟夫・康拉德中篇小说《黑暗之心》的电影,其水准远超原著,但剧情并未按预期发展。
国防部称 “疯狂叛逃上校” 是虚构刻板印象
WQXR-FM 的一份报道提到,国防部曾抱怨 “事前缺乏沟通,有时会让好莱坞凭空创造刻板形象”。在《现代启示录》中,这种刻板形象便是 “疯狂的越战老兵”。另有报道显示,高层担忧该片会影响军队士气。弗朗西斯・福特・科波拉这般聪慧敏锐的叛逆导演,面对残酷的战争现实,难免带有愤世嫉俗的态度 —— 这本就无可避免。70 年代,所有人都在抨击越战 “毫无必要”,而在美国政府试图挽回声誉的时刻,导演的这种观点被视为 “危险言论”,但他仍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拍完了影片。
有趣的是,退伍军人反而推荐这部电影:画面极具美感,情节紧张,对白精彩。这部战争剧情片斩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,其中 “我喜欢早晨凝固汽油弹的味道” 等台词成为永恒经典。此外,影片的拍摄条件极为艰苦:布景遭恶劣天气摧毁,科波拉还因白兰度体重超标、记不住台词而产生矛盾。
5. 《野战排》(Platoon,1987)
![]()
克里斯・泰勒(查理・辛 饰)满怀理想主义参军,却很快对战场生活感到幻灭。他热情洋溢地入伍,抵达越南后不久,便亲历了战争的残酷现实,包括部队内部的矛盾冲突。此时退出是否为时已晚?或许是。不妨看看克里斯如何拼尽全力求生。
双方毫无好感
五角大楼对《野战排》的不满早有苗头 —— 国防部拒绝向奥利弗・斯通提供装备、制服和人员支持。根据大卫・罗布所著《好莱坞行动》一书,五角大楼对剧本极为不满,因其将美军描绘成 “内部分裂、乐于侵犯人权” 的形象。斯通只好在菲律宾郁郁葱葱的卢东岛沿海取景,并依赖当地军方支持完成拍摄。当该片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时,五角大楼担忧这会损害美军形象,尤其是如今影片的受众面更广。
五角大楼对这部电影的敌意或许情有可原,但观众绝对不应错过它。奥利弗・斯通的剧本基于自己作为美军步兵在越南的亲身经历,真实还原了战争面貌。他厌恶约翰・韦恩主演的《绿色贝雷帽》,因此立志更真实地展现战争。此外,影片的表演和摄影都极为出色。
4. 《全金属外壳》(Full Metal Jacket,1987)
![]()
斯坦利・库布里克执导的《全金属外壳》分为两部分:第一部分聚焦残酷的新兵训练营,贪吃的列兵 “戈默・派尔”・劳伦斯(文森特・多诺费奥 饰)努力想要赢得严厉教官哈特曼(李・恩梅里 饰)的认可;第二部分则将观众带到越南岘港和顺化的战场核心地带。
并非所有教官都像哈特曼
年轻士兵先经历严酷训练、再踏入生死险境的故事引人入胜,但国防部并不这么认为。大卫・罗布的《好莱坞行动》及 1987 年 7 月《洛杉矶时报》关于好莱坞的报道中,一位五角大楼发言人表示,《全金属外壳》这类电影 “并未真实反映海军陆战队或美军的真实面貌”。国防部还认为,影片第一部分中 “自杀、言语虐待、忽视心理健康受害者” 的情节,“损害了陆战队的征兵形象”。美国海军陆战队征兵司令部甚至分发备忘录,强调该片完全是虚构作品,并非真实军事训练的写照。
现实中的教官是否采用哈特曼中士式的训练方法不得而知,但必须承认:这个角色极具娱乐性。影片开头他便喊道:“从现在起,除非被问话,否则不准说话;你们这堆蛆虫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都必须是‘长官’,明白吗?” 此外,影片中 “越南女孩用狙击枪逐一射杀士兵” 的场景,也会让观众感到震撼。
3. 《猎杀本・拉登》(Zero Dark Thirty,2012)
![]()
《猎杀本・拉登》讲述了长达十年的 “追捕奥萨马・本・拉登” 行动。影片主角玛雅(杰西卡・查斯坦 饰)是一名情报分析师,她通过本・拉登的信使,锁定了其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藏身之处。尽管她推动行动获批的过程遭遇官僚阻碍,但最终成功说服上级派遣海豹突击队执行任务。
他们到底有没有使用酷刑?
影片上映后不久,前五角大楼发言人乔治・利特尔发表声明,坚称该片 “并未真实反映事实”,强调 “酷刑并非锁定本・拉登位置的关键”。国防部监察长还启动了一项调查,核查五角大楼与导演凯瑟琳・毕格罗团队的合作情况,确认是否存在 “不当分享机密文件” 的行为。甚至曾在北越战俘营遭受酷刑的美国参议员约翰・麦凯恩也表示,影片中的酷刑场景让他感到不适。
诚然,这部电影呈现的故事,比其他版本更黑暗、更愤世嫉俗,但考虑到反派罪行的严重性,这一点值得在意吗?《猎杀本・拉登》信息量十足,詹姆斯・甘多菲尼、杰森・克拉克等重量级演员的表演堪称惊艳。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:最佳影片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原创剧本、最佳音效剪辑(最终斩获该奖项)和最佳电影剪辑。
2. 《光荣之路》(Paths of Glory,1957)
![]()
影片部分基于真实事件(一战期间的 “苏安下士事件”),并改编自汉弗莱・科布的同名小说。柯克・道格拉斯饰演戴克斯上校,他负责指挥一支法国士兵部队 —— 这些士兵拒绝执行一项他们认为 “自杀式” 的任务,因此遭到军事法庭审判,但戴克斯誓要为手下士兵辩护。
军队中命令至上
尽管影片并非以美军为原型,斯坦利・库布里克的《光荣之路》仍激怒了五角大楼。根据安德鲁・凯利所著《电影与一战》一书,该片在全美国内外所有军事设施中被禁映,原因是担心它会助长 “违抗命令” 的风气。这种担忧或许合情合理,但任何拒绝观看这部战争剧情片的人,都将错失一部佳作。
影片采用自然光拍摄,极具感染力、令人心碎又鼓舞人心。柯克・道格拉斯的表演堪称 “一生一次” 的巅峰之作,无疑是影史最精湛、最用心的表演之一。有趣的是,影片中还有真实退伍军人蒂莫西・凯里参演。根据他的自传,这位演员 15 岁时便在二战期间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,但他完全厌恶这段经历。
1. 《炸药之家》(A House of Dynamite,2025)
![]()
《炸药之家》呈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场景:一枚洲际弹道导弹(ICBM)从遥远地区射向芝加哥,五角大楼却无法确定其发射源头。俄罗斯否认与此有关,其他国家也无嫌疑 —— 到底发生了什么?他们只有 18 分钟时间查明一切。
国防部称 “此类威胁在现实中极易化解”
凯瑟琳・毕格罗执导的这部影片上映后,国防部回应称:“影片中虚构的拦截系统未能击中目标,我们理解这是为了打造引人入胜的戏剧情节,以娱乐观众”,但强调现代拦截系统 “十多年来的测试准确率达 100%”。五角大楼还补充道,该片 “并未反映本届政府的观点或优先事项”。
诚然,这部电影让美国显得 “软弱无能”,因此国防部的回应也在情理之中,但影片中的大部分军事细节都极为精准,三幕式剧本生动展现了危机时刻常见的限制与压力。这部政治惊悚片的第一幕表现极佳,堪称本年度最佳,甚至有理由呼吁奥斯卡关注丽贝卡・弗格森的表演 —— 她的表现极为惊艳。